彝良2024年07月15日
【健康教育】秋季抑郁高发,三类易感人群要当心,防治关键在调理“神气”
2022-09-28 15:48来源:彝良县融媒体中心

图片



秋深了,草木凋零,落叶纷纷,真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。

在一片肃杀之气中,人们往往触景生情,情绪变得低落、消沉。长期处于这种环境,人很容易陷入抑郁情绪无法自拔。

肢体乏力、精神倦怠、郁郁寡欢为主要特征,伴随有头晕头痛、胸闷、心悸、失眠、烦躁、没胃口、体重减轻等症状。去医院做各种检查,没有明显异常。
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


秋天人容易抑郁


图片



秋分以后,光照时间越来越少,白昼变短夜晚变长,阳气渐弱而阴气渐盛。

受环境影响,大脑中能兴奋情绪的物质,五羟色胺活跃度下降,容易引发抑郁;而褪黑素分泌增加,容易让人困倦、乏力。

也许会有人问:既然秋季易患抑郁,一过了秋季,症状会自动消失吗?




部分人易发展为抑郁症
抑郁是一种状态,和抑郁症不同。

大部分秋季抑郁症状可以缓解消失,但对于易感人群,抑郁情绪并不会随着秋季结束而自行消失或好转,时间越拖,抑郁情绪会越严重。

很容易从抑郁状态发展为抑郁症,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伤、自杀等危害行为。据统计,自杀人群中患有抑郁症的人占63%。


图片



还有人认为,抑郁是娇气、矫情、懒惰、抗压能力差的表现。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,导致很多有抑郁症倾向的人,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。




疏肝解郁,效果不佳
中医讲究“未病先防”,当我们感觉自己或身边朋友出现抑郁情绪时,建议采取一些可行性方法来调整心态,预防抑郁情绪恶化。

不少中医认为,抑郁主要是情绪不佳引起的肝气不舒所致。肝主疏泄,于是用疏肝理气的方法,然而有时候效果并不明显。

中医心身医学专家李辛老师认为,防治抑郁症,要跳出教科书的脏腑辨证,回归到本质。基于不同人的基本特质,从实际的临床观察来辨证分析。

他认为,抑郁是一种神志病,主要病在“神”和“气”的层次。防治抑郁症这类神志病,更加偏重于神气部分的调整。




回归本质,预防和缓解抑郁
李辛老师认为,容易由抑郁情绪发展成抑郁症的人群,大致分三种类型:敏感型、战士型亏虚型。我们应该根据“神”与“气”的状态和基本体质进行区分,选择调养的方法。

图片
亏虚型

这类人无论在工作还是家庭里,都承担过多责任。郁久成劳,造成气血过度消耗,五脏亏虚。常表现为虚弱无力、面色萎黄、做事被动消极、心神躁动不安。


图片



中医讲“神形一体”,人的神(精神活动)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,由五脏六腑功能协调化生。五脏六腑的正常运作,需要靠气血充沛。

如果气血生成不足或者消耗过大,造成气血亏虚,五脏得不到濡润滋养,日久则神伤

就像一架机器缺少动力和润滑油,还要继续工作,必然会噪音不停。脏腑机能为了维持生命力,不得不强行维持运转,自然会扰乱心神。

那应该如何调养气血、安定神志呢?
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气血阴阳俱不足,调以甘药。”

一碗甘润平补、养心安神的小甜汤
图片
两千多年前,医圣张仲景创下了一道千古名方:甘麦大枣汤。

此方仅用了三味药——甘草、小麦、大枣,均是药食同源的食材,平和之极。

属滋养安神剂,重用小麦补心养肝,配以甘草和大枣益气和中、润燥缓急,辅助补脾胃气,使五脏气血得到滋养。


图片
图片
甘麦大枣汤

图片


  • 《灵枢·五味》曰:“心病者,宜食麦”。这里一般用淮小麦,取甘凉之性,养心阴、除烦热、安心神
  • 甘草性味甘平,有补养心气、和中缓急、调和药性之效。
  • 大枣甘温质润,能调和脾胃、养血安神、益气生津、润燥缓急



这三味均甘润平补,同调心、肝、脾三脏,起到养心安神、和中缓急之功。熬出的汤汁薄润清甜,兼顾治病和愈人,是一道可使心神回归身体的安神汤。

图片
养心安神的小甜汤,点击上图,了解详情↑

此方对长期失眠、神经衰弱、情绪抑郁、更年期综合症等症,有不错的效果。

需要注意,湿浊内盛者、心火亢盛者不宜用。

图片
战士型

战士型的人,生命力旺盛,又有很强的意志力、思维力、判断力。


图片



他们在工作生活中,习惯紧紧抓住制定的目标,埋头做事,艰苦奋斗。

长期紧张而专注的工作,很容易把自己封闭在小小一隅出不来,失去了和天地之气的沟通,也没有渠道释放压力。遇到事情后,容易钻牛角尖,想不通,久而久之就在体内形成了堵塞点。

这类人,会经常感觉肌肉紧张、头痛、胸闷、腹胀不适。郁久生热,容易出现上火、怕热、头疼脑热、舌红等症状。

这种淤滞+内热的情况,首先要做的是疏通郁堵,让体内的气机流通起来。药轻力薄却可以有“提壶揭盖”之效的桑菊饮,特别适合战士型人。

一杯疏风清热、流通气机的解郁茶
图片
桑菊饮,出自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的著作《温病条辨》,具有辛凉解表、疏风清热的功效,可以疏通体内的郁堵。

其组成为桑叶、菊花、杏仁、连翘、薄荷、桔梗、甘草和芦根。

图片点击上图,了解详情↑

桑菊饮的主力军是桑叶和菊花,为君药。桑叶侧重疏内风,菊花清散上焦风热。二者甘凉轻清,共成疏风散热之功效。

杏仁、桔梗宣肃肺气,连翘苦寒清热解毒,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,共为佐药;薄荷辛凉解表、清利头目。表解了,邪气才能顺利排出去。


图片



最后一味甘草,起到调和诸药之功,让诸药事半功倍,共达疏风清热、流通气机的力量。

气机疏通了,心结、郁堵也就散开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风寒感冒者、脾胃虚寒严重者,孕妇及哺乳期女子不宜服用。

清好火热后,最好再善后一下。


图片



秋梨膏能清润滋阴,搭配桑菊饮,可以把身体多余的火热透散出去,补回被耗损的津液,让体内躁动的气血恢复如常。

图片
敏感型



这类人一般骨骼瘦削、肌肉较薄弱、皮肤干净。这类人的特点是:神比较敏感,容易受到外界干扰,属于高敏感度、低稳定性。



图片



遇到一些事情,体内气机受到干扰,神收不住,就会出现抑郁状态。常伴随心悸心慌、失眠多梦、气弱乏力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
针对敏感型抑郁者,调理重点是收合气机,稳定身心。

一盆疏肝安神、定惊解郁的泡脚汤
图片

敏感型的抑郁情绪,更多是有恐慌感、胆小易受惊吓。神散于外,不能自己收敛。需要镇惊安神、收敛固涩的龙骨、牡蛎这样的药材去镇定。



图片


柴胡加龙骨牡蛎汤,出自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,是传统的疏肝安神、定惊解郁方。安舒汤的配方,就化裁自柴胡龙骨牡蛎汤。

全方如下:柴胡、黄芩、党参、炙甘草、生龙骨、生牡蛎、珍珠母、远志、酸枣仁、香附、栀子、石菖蒲。

疏肝解郁、重镇安神的功效,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悸、郁证、失眠等病证。


图片


泡一泡,全身放松。点击上图,了解详情↑


  • 柴胡、黄芩和里解外,疏解气血,以治寒热往来、身重;
  • 龙骨、牡蛎、珍珠母重镇安神,以治心悸失眠、烦躁惊惶;
  • 酸枣仁、远志能安心神,助睡眠;
  • 半夏和胃降逆;党参、炙甘草益气养营,扶正祛邪;
  • 香附疏肝理气、调经止痛;栀子火除烦、清热利湿。



共成疏肝理气、镇惊安神之功。

敏感型的情绪抑郁者,大多数人脾胃功能虚弱。泡脚的时候,让药物通过皮肤吸收,进入经络,效果更好,不用再担心药苦难喝。

因为心神不安,敏感型抑郁者往往也是重度失眠患者。

经常用安舒汤泡脚,可以舒缓紧张不安的情绪,让外散的神收敛、沉静下来。心神安定,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,缓解和远离抑郁。


图片



图片
混合型
不少人属于混合型,或者兼具以上几种,比如敏感+战士型,这些调养方法可以搭配使用。

缓解抑郁情绪,自我调节也很重要。内调的同时,需要搭配一些外部辅助方法。

刮刮穴位,疏通经络
图片
抑郁的人常比较紧张,尤其是上面提到的战士型。一般脑后的风池、风府和天柱等区域经常很紧。


图片



肩颈是上半身的十字路口,是气血运作的关键,有很多重要的穴位。风府为祛风的要穴,按摩有助于疏散风邪,常与风池、天柱合用。


图片



也可以用经络梳,事半功倍。


图片


绿檀经络梳,点击图片,了解详情↑

梳理颈项部位的天柱穴、风池、风府穴,舒筋活络、疏通气血,使僵硬的肌肉放松变得柔和,身心得到舒缓和放松。

檀木梳梳齿光滑,即使在干燥的秋季也不起静电。经常梳头可以达到疏通经脉、安神解乏的功效,对缓解抑郁者的情绪和身体症状有很好的效果。

练练功法,补充阳气
图片


阳气者,精则养神。——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



阳气能温养人的精神,使人精神振奋、神清气爽。如果阳气不足,生命机能也会暗弱不足。

容易秋冬抑郁、出现情绪问题的人,一般还存在本身阳气不足的问题。一方面要通过治疗缓解抑郁的情绪,另一方面要多进行户外运动。


图片



“动则生阳”,运动能调动体内的阳气,阳气布散,能温养精神和形体,缓解抑郁情绪。

中医传统气功易筋经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简单易学,有很好的调形、调意、调神的作用。能振奋阳气,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,帮助恢复气血平衡。


图片


点击图片,了解详情↑

以上诸法,若能对症调理,又能融会贯通,则抑郁自解,无忧矣。

药物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,想要恢复和保持健康,还要有一份乐观积极的心态,才能更好地预防抑郁症的打扰和纠缠。

图片
END

  


来源:彝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教育平台

编辑:陈明锐

审核:迟学斌

彝良县融媒体中心

ic电视台
更多
彝良县融媒体中心    滇ICP备2022002491号